机构简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简称:北检院),依托科研测试与材料检测重点领域,结合“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面向学校和社会企业开放的仪器共享机构和跨学科检测交叉融合平台。面向企业及科研单位跨学科研究、面向社会公共服务,构建具有装备优势、人才优势和服务优势的综合科研检测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动物领域检测
植物领域检测
矿石检测
油品检测
最新检测
热门检测

SAR值辐射吸收比计算(FCC人体模型)

发布时间:2025-07-06 00:20:24 点击数:0
在线咨询

信息概要

SAR值辐射吸收比计算(FCC人体模型)是针对无线通信设备在人体附近使用时电磁辐射安全性的重要评估项目。该检测通过模拟人体组织对射频能量的吸收率,确保设备符合FCC等国际标准的安全限值。随着无线设备普及,SAR检测成为保障用户健康、规避法律风险的关键环节。第三方检测机构提供专业、合规的SAR测试服务,涵盖预扫描、精确定量分析及报告生成全流程,助力企业产品全球市场准入。

检测项目

头部SAR值, 身体SAR值, 1g平均SAR, 10g平均SAR, 局部峰值SAR, 全身平均SAR, 最大SAR位置定位, 多频段SAR叠加, 稳态SAR, 瞬态SAR, 设备工作模式SAR, 天线增益影响评估, 功率密度测量, 比吸收率分布, 组织模拟液验证, 设备佩戴状态SAR, 儿童模型SAR, 高温环境SAR, 多天线系统SAR, 设备外壳材料影响分析

检测范围

智能手机, 平板电脑, 智能手表, 蓝牙耳机, 无线充电器, 对讲机, 车载通信设备, 工业RFID设备, 医疗植入设备, 无人机遥控器, AR/VR头显, 笔记本电脑, 路由器, 物联网终端, 军用通信设备, 卫星电话, 微波治疗仪, 智能家居设备, 可穿戴健康监测器, 5G小基站

检测方法

FCC OET 65标准测试法:采用规定组织模拟液和探头扫描系统进行定量测量

IEEE 1528-2013:规范近场SAR测量流程与设备要求

IEC 62209-1/2:双标准人体模型测量程序

CTIA SAR测试规范:针对移动终端的天线性能评估

体模扫描法:使用机械臂控制探头在组织模拟液中三维扫描

有限差分时域法(FDTD):通过数值模拟计算电磁场分布

多平面扫描技术:提高高梯度区域测量精度

等效源重构法:基于测量数据反推辐射源特性

动态功率监测法:实时跟踪设备输出功率波动

组织介电参数验证:确保模拟液符合特定频段要求

多频段加权平均法:评估同时发射场景下的综合SAR

儿童头部模型测试:采用缩比模型评估特殊人群风险

温度校准法:监控测试过程中模拟液温升影响

不确定度分析:根据ISO/IEC 17025进行测量误差评估

边界扫描优化:改进设备边缘区域的测量效率

检测仪器

SAR测量系统主机, 组织模拟液配制设备, 三维电子扫描机械臂, 电场探头校准装置, 矢量网络分析仪, 射频信号发生器, 功率放大器, 介电参数测试仪, 红外热成像仪, 数据采集系统, 体模定位夹具, 温度监控系统, 频谱分析仪, 屏蔽暗室, 组织等效液循环系统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