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简称:北检院),依托科研测试与材料检测重点领域,结合“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面向学校和社会企业开放的仪器共享机构和跨学科检测交叉融合平台。面向企业及科研单位跨学科研究、面向社会公共服务,构建具有装备优势、人才优势和服务优势的综合科研检测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动物领域检测
植物领域检测
矿石检测
油品检测
最新检测
热门检测

ISO 8510-1/2(柔性-刚性材料90°/180°剥离)

发布时间:2025-07-06 03:28:45 点击数:0
在线咨询

信息概要

ISO 8510-1/2(柔性-刚性材料90°/180°剥离)是一种用于评估柔性材料与刚性材料之间粘接强度的国际标准测试方法。该测试广泛应用于胶粘剂、复合材料、包装材料等行业,以确保产品在实际使用中的可靠性和耐久性。检测的重要性在于验证材料的粘接性能是否符合设计要求,避免因粘接失效导致的产品质量问题或安全隐患。通过该测试,企业可以优化生产工艺,提升产品竞争力。

检测项目

剥离强度:测量柔性材料与刚性材料分离时所需的力。

粘接失效模式:分析剥离后材料的破坏类型(如内聚破坏、界面破坏等)。

剥离速度:测试过程中剥离工具的运动速度对结果的影响。

环境温度:评估温度变化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湿度条件:测试不同湿度环境下材料的剥离性能。

样品宽度:研究样品宽度对剥离强度的相关性。

样品厚度:评估材料厚度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预处理时间:分析材料粘接前的预处理时间对性能的影响。

固化时间:测试粘接剂固化时间与剥离强度的关系。

老化性能:评估材料在老化后的剥离强度变化。

循环测试:模拟多次剥离后材料的性能变化。

静态负载:测试材料在静态负载下的粘接耐久性。

动态负载:评估动态负载条件下材料的剥离性能。

化学兼容性:测试材料与化学物质的兼容性对粘接的影响。

表面粗糙度:研究材料表面粗糙度对粘接强度的影响。

表面处理:评估不同表面处理方法(如打磨、清洁等)的效果。

粘接剂类型:比较不同粘接剂的剥离性能差异。

粘接剂用量:测试粘接剂用量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粘接压力:研究粘接过程中施加的压力对性能的影响。

粘接时间:评估粘接时间与剥离强度的关系。

材料弹性模量:测试材料弹性模量对剥离性能的影响。

材料硬度:评估材料硬度与粘接强度的相关性。

材料密度:研究材料密度对剥离测试结果的影响。

材料延展性:测试材料延展性对剥离行为的影响。

材料热膨胀系数:评估热膨胀系数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材料表面能:研究材料表面能与粘接强度的关系。

材料极性:评估材料极性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材料吸湿性:测试材料吸湿性对剥离强度的影响。

材料耐温性:评估材料在高温或低温下的剥离性能。

材料耐候性:测试材料在户外环境下的粘接耐久性。

检测范围

胶粘带,包装材料,复合材料,汽车内饰,电子元件,医疗器械,建筑密封材料,纺织品,橡胶制品,塑料薄膜,金属箔,纸张,标签材料,绝缘材料,防水材料,装饰材料,鞋材,家具材料,航空航天材料,运动器材,工业胶带,电子封装材料,光学薄膜,涂料涂层,印刷材料,食品包装,药品包装,家居用品,工业用布,防护材料

检测方法

90°剥离测试:将柔性材料以90°角度从刚性材料上剥离,测量所需力。

180°剥离测试:将柔性材料以180°角度从刚性材料上剥离,评估粘接强度。

恒速剥离法:以恒定速度进行剥离,记录力值变化。

变速剥离法:在不同速度下测试剥离强度,分析速度影响。

高温剥离测试:在高温环境下进行剥离测试。

低温剥离测试:在低温环境下进行剥离测试。

湿热老化测试:模拟湿热环境后测试剥离性能。

紫外老化测试:模拟紫外照射后测试剥离性能。

盐雾测试:评估盐雾环境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循环温湿度测试:模拟温湿度循环变化后的剥离性能。

静态负载测试:施加静态负载后测试剥离强度。

动态负载测试:施加动态负载后测试剥离强度。

疲劳测试:模拟多次剥离后的性能变化。

界面分析:通过显微镜观察剥离后的界面破坏情况。

红外光谱分析:分析剥离后的材料表面化学变化。

X射线光电子能谱:研究材料表面元素组成对粘接的影响。

接触角测试:测量材料表面能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粗糙度测试:评估材料表面粗糙度与粘接强度的关系。

热重分析:测试材料热稳定性对粘接性能的影响。

差示扫描量热法:分析材料热性能与粘接强度的相关性。

检测仪器

万能材料试验机,剥离强度测试仪,高温试验箱,低温试验箱,湿热老化箱,紫外老化箱,盐雾试验箱,显微镜,红外光谱仪,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接触角测量仪,表面粗糙度仪,热重分析仪,差示扫描量热仪,电子天平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