磺胺甲基异恶唑 标准参考
发布时间:2025-04-24 21:10:57
点击数:0
检测范围 磺胺甲基异恶唑的检测范围涵盖药品原料、制剂、食品(如动物源性食品)、环境样本(如水体和土壤)及生物样本(如血液、尿液)。适用领域包括药品质量控制、食品安全监管、环境污染物监测及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
检测项目
- 含量测定:定量分析样品中磺胺甲基异恶唑的纯度或浓度。
- 残留量检测:检测食品或环境中磺胺甲基异恶唑的残留水平。
- 有关物质分析:鉴定和定量合成或储存过程中产生的杂质或降解产物。
- 溶解性测试:评估原料或制剂的溶出特性。
- 微生物限度检查:针对药品制剂的微生物污染控制。
检测仪器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紫外检测器(UV),用于含量测定和有关物质分析。
-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仪(LC-MS/MS):用于痕量残留检测及复杂基质样本分析。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辅助定性分析或部分定量检测。
- 离心机与固相萃取装置:用于样品前处理中的分离与净化。
- 分析天平(精度0.0001 g):精确称量标准品与样品。
检测方法
-
HPLC-UV法
- 色谱条件:C18色谱柱(4.6 mm×250 mm, 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溶液(25:75),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270 nm,柱温30℃。
- 样品处理:固体样品经粉碎后,用甲醇-水(50:50)超声提取,离心后过0.45 μm滤膜。
- 定量:外标法绘制标准曲线,峰面积定量。
-
LC-MS/MS法
- 质谱参数:电喷雾离子源(ESI+),多反应监测(MRM)模式,定量离子对为254.1→156.1。
- 前处理:生物样本经乙腈沉淀蛋白,环境水样通过固相萃取柱(HLB)富集净化。
-
微生物检定法
- 采用琼脂扩散法,使用敏感菌株(如藤黄微球菌)评估抑菌圈直径,与标准品对比计算效价。
-
验证参数
- 线性范围:0.1–50 μg/mL(HPLC),0.01–5 μg/mL(LC-MS/MS)。
- 检测限(LOD):HPLC法0.05 μg/mL,LC-MS/MS法0.005 μg/mL。
- 精密度:RSD<2.0%(n=6)。
标准依据
- 药品检测:参照《中国药典》2020年版二部。
- 食品残留:依据GB/T 21316-2007《动物源性食品中磺胺类药物残留测定》。
- 环境监测:采用EPA Method 1694(水样中药物残留LC-MS/MS检测)。
复制
导出
重新生成
分享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