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甲基吲哚 标准参考
发布时间:2025-04-26 03:07:11
点击数:
3-甲基吲哚检测技术规范
1. 检测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以下领域中3-甲基吲哚(C₉H₉N,CAS号:83-34-1)的定性及定量分析:
- 环境监测:水体、土壤及工业废料中的痕量残留检测;
- 食品与饲料:发酵制品、乳制品及动物源性食品中异味物质分析;
- 药品及化妆品:原料药、半成品及终产品的质量控制;
- 化工生产:合成反应中间体及副产物的监控。
2. 检测项目
- 主成分含量:3-甲基吲哚的纯度及浓度测定;
- 杂质分析:同系物(如吲哚、2-甲基吲哚)及残留溶剂的检测;
- 理化性质:熔点(标准值:93–95℃)、沸点及紫外吸收特性(λmax=280 nm);
- 稳定性测试:高温、光照及氧化条件下的降解产物分析。
3. 检测仪器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配备C18反相色谱柱(250 mm×4.6 mm,5 μm)及紫外检测器;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DB-5MS毛细管柱(30 m×0.25 mm×0.25 μm),电子轰击离子源(EI);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用于快速筛查及标准曲线绘制;
- 熔点测定仪:符合药典标准的数字式熔点仪;
- 高分辨质谱(HRMS):Q-TOF或Orbitrap系统,用于未知杂质的结构鉴定。
4. 检测方法 4.1 HPLC法
- 样品处理:称取0.1 g样品,用甲醇-水(70:30,v/v)超声溶解,0.22 μm滤膜过滤;
- 色谱条件: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55:45),流速1.0 m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80 nm;
- 定量分析:外标法,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1–100 μg/mL,R²≥0.999。
4.2 GC-MS法
- 衍生化处理:样品经N,O-双(三甲基硅烷基)三氟乙酰胺(BSTFA)硅烷化后进样;
- 程序升温:初始80℃(保持2 min),以10℃/min升至280℃(保持5 min);
- 质谱参数:离子源温度230℃,扫描范围m/z 50–400,选择离子监测(SIM)模式,定量离子m/z 130、144。
4.3 比色法(快速检测)
- 显色反应:样品与Ehrlich试剂(对二甲氨基苯甲醛/浓盐酸)在60℃水浴中反应10 min,生成蓝色络合物;
- 吸光度测定:于600 nm波长测定吸光度,检出限(LOD)为0.05 μg/mL。
4.4 熔点测定 采用梯度升温法(2℃/min),平行测定3次,偏差不超过±0.5℃。
分享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