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经口毒性测试是评估化学物质或产品在短时间内经口摄入后对生物体产生的毒性效应的关键测试方法。该测试广泛应用于化学品、农药、药品、化妆品及食品添加剂等领域,旨在确定受试物的半数致死剂量(LD50)或其他毒性参数。通过急性经口毒性测试,可以评估产品的安全性,为产品注册、法规合规及风险管控提供科学依据。检测的重要性在于确保产品对人体和环境的安全性,避免潜在的健康风险,同时满足国内外相关法规和标准的要求。
半数致死剂量(LD50), 最大耐受剂量(MTD), 最小致死剂量(MLD), 观察期死亡率, 临床症状观察, 体重变化, 器官重量比, 病理学检查, 血液学分析, 生化指标检测, 组织病理学检查, 行为学变化, 食物消耗量, 水消耗量, 粪便检查, 尿液分析, 免疫毒性评估, 神经毒性评估, 遗传毒性评估, 生殖毒性评估
农药, 化学品, 药品, 化妆品, 食品添加剂, 饲料添加剂, 工业化学品, 家用清洁剂, 消毒剂, 兽药, 生物制剂, 环境污染物, 塑料添加剂, 涂料, 染料, 香料, 防腐剂, 粘合剂, 润滑剂, 金属加工液
OECD 423(急性经口毒性-固定剂量法):通过固定剂量给药观察动物反应,评估毒性。
OECD 425(急性经口毒性-上下法):采用剂量递增或递减的方式确定LD50。
OECD 420(急性经口毒性-固定剂量程序):通过固定剂量测试评估急性毒性。
GB/T 21804-2008(化学品急性经口毒性测试方法):中国国家标准规定的急性经口毒性测试方法。
EPA OPPTS 870.1100(美国环保署急性经口毒性测试方法):适用于农药和化学品的毒性评估。
ISO 10993-11(医疗器械生物学评价-急性全身毒性测试):用于医疗器械材料的毒性评估。
USP <88>(美国药典体外生物反应测试):用于药品的急性毒性评估。
JIS Z 7252(日本工业标准急性经口毒性测试方法):适用于工业化学品的毒性测试。
ASTM E1163(标准急性经口毒性测试指南):提供急性毒性测试的标准化程序。
ICH S4(国际人用药品注册技术协调会毒性测试指南):适用于药品的急性毒性评估。
FIFRA 81-1(美国联邦杀虫剂、杀菌剂和杀鼠剂法案测试方法):用于农药的毒性测试。
REACH Annex VII(欧盟化学品注册、评估、授权和限制法规):适用于化学品的急性毒性评估。
CLP Regulation(欧盟分类、标签和包装法规):用于化学品的分类和标签。
GHS(全球化学品统一分类和标签制度):提供全球统一的化学品毒性分类标准。
FDA Redbook(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毒性测试指南):适用于食品和化妆品的安全性评估。
电子天平, 显微镜, 离心机, 分光光度计,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 气相色谱仪(GC), 质谱仪, 血液分析仪, 生化分析仪, 病理切片机, 酶标仪, 电泳仪,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 原子吸收光谱仪, 流式细胞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