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毛服装氯苯酚残留检测(GC-MS法 GB/T 18414.2)是针对羊毛及其制品中可能存在的氯苯酚类化合物残留进行定量分析的重要检测项目。氯苯酚类物质常被用作防腐剂或杀虫剂,但其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具有潜在危害,可能导致皮肤过敏、内分泌干扰甚至致癌风险。因此,通过GC-MS法检测羊毛服装中的氯苯酚残留,可确保产品符合国家及国际环保标准(如GB/T 18414.2、OEKO-TEX®等),保障消费者安全,同时助力企业规避贸易风险。
2,4-二氯苯酚, 2,4,5-三氯苯酚, 2,4,6-三氯苯酚, 五氯苯酚, 2,3,4,6-四氯苯酚, 2,3,5,6-四氯苯酚, 邻氯苯酚, 对氯苯酚, 间氯苯酚, 2,3-二氯苯酚, 2,5-二氯苯酚, 3,4-二氯苯酚, 2,6-二氯苯酚, 3,5-二氯苯酚, 2,3,4-三氯苯酚, 2,3,5-三氯苯酚, 2,3,6-三氯苯酚, 3,4,5-三氯苯酚, 2,4-二氯-3,5-二甲基苯酚
羊毛大衣, 羊毛围巾, 羊毛手套, 羊毛袜子, 羊毛毯子, 羊毛西装, 羊毛连衣裙, 羊毛针织衫, 羊毛内衣, 羊毛外套, 羊毛帽子, 羊毛披肩, 羊毛裤袜, 羊毛混纺衬衫, 羊毛家居服, 羊毛婴儿服装, 羊毛运动服, 羊毛地毯, 羊毛窗帘, 羊毛汽车坐垫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通过气相色谱分离目标物,质谱检测器定性定量分析。
溶剂萃取法:使用有机溶剂(如正己烷)从样品中提取氯苯酚残留。
超声波辅助萃取:利用超声波加速目标物从纤维基质中溶出。
固相萃取(SPE):对提取液进行净化和富集,提高检测灵敏度。
衍生化处理:通过硅烷化等反应增强目标物的挥发性。
内标法校准:采用同位素标记内标物校正基质效应。
基质匹配校准曲线:建立与样品基质一致的标准曲线。
空白试验:全程监控实验环境及试剂污染。
加标回收率测试:评估方法准确度和精密度。
检出限与定量限测定:验证方法灵敏度。
重复性测试:同一操作者多次检测结果一致性验证。
再现性测试:不同实验室间检测结果比对。
质谱全扫描模式:用于未知物筛查。
选择离子监测(SIM):提高目标化合物检测灵敏度。
保留时间锁定:确保色谱峰准确识别。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 电子天平, 超声波萃取仪, 离心机, 氮吹仪, 固相萃取装置, 涡旋混合器, 恒温水浴锅, 真空浓缩仪, 微量注射器, 色谱柱(DB-5MS), 自动进样器, 质谱工作站, 烘箱, 粉碎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