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简称:北检院),依托科研测试与材料检测重点领域,结合“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面向学校和社会企业开放的仪器共享机构和跨学科检测交叉融合平台。面向企业及科研单位跨学科研究、面向社会公共服务,构建具有装备优势、人才优势和服务优势的综合科研检测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动物领域检测
植物领域检测
矿石检测
油品检测
最新检测
热门检测

袋体油墨迁移测试

发布时间:2025-07-13 08:24:14 点击数:
在线咨询

信息概要

袋体油墨迁移测试是针对包装材料中油墨成分可能迁移到内容物的安全性评估项目。该测试主要用于食品、药品、化妆品等直接接触产品的包装材料,确保其油墨成分不会对内容物造成污染或对人体健康产生危害。检测的重要性在于避免油墨中的有害物质(如重金属、溶剂残留等)通过迁移进入产品,从而保障消费者安全和符合国内外法规要求(如欧盟EU 10/2011、美国FDA标准等)。此类检测通常涵盖油墨成分分析、迁移量测定及安全性评估。

检测项目

总迁移量:测定油墨中可迁移物质的总量。

重金属含量:检测油墨中铅、镉、汞等重金属的残留量。

溶剂残留:分析油墨中苯、甲苯等有机溶剂的残留。

邻苯二甲酸酯:评估增塑剂的迁移风险。

初级芳香胺:检测可能致癌的芳香胺类物质。

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测定油墨中VOC的释放量。

甲醛迁移量:评估甲醛从油墨中迁移的可能性。

荧光增白剂:检测油墨中是否含有荧光增白剂。

多环芳烃(PAHs):分析油墨中多环芳烃的含量。

镍释放量:评估镍元素的迁移风险。

锑迁移量:检测油墨中锑元素的迁移情况。

砷含量:测定油墨中砷的残留量。

铬(VI)迁移:评估六价铬的迁移安全性。

锌迁移量:检测油墨中锌元素的迁移水平。

钴迁移量:评估钴元素的迁移风险。

锰迁移量:测定油墨中锰元素的迁移量。

铜迁移量:检测油墨中铜元素的迁移情况。

锡迁移量:评估锡元素的迁移安全性。

钡迁移量:测定油墨中钡元素的迁移水平。

硒迁移量:检测油墨中硒元素的迁移量。

酚类物质:分析油墨中酚类化合物的迁移风险。

双酚A(BPA):评估BPA的迁移可能性。

壬基酚:检测油墨中壬基酚的残留量。

抗氧化剂迁移:测定油墨中抗氧化剂的迁移水平。

紫外线吸收剂:评估紫外线吸收剂的迁移风险。

光引发剂残留:检测油墨中光引发剂的残留量。

偶氮染料:分析油墨中偶氮染料的迁移安全性。

着色剂迁移:评估油墨中着色剂的迁移量。

pH值:测定油墨迁移液的酸碱度。

感官测试:评估迁移对内容物气味和味道的影响。

检测范围

食品包装袋,药品包装袋,化妆品包装袋,日化产品包装袋,宠物食品包装袋,饮料包装袋,乳制品包装袋,冷冻食品包装袋,真空包装袋,高温蒸煮袋,铝箔袋,复合膜袋,自立袋,拉链袋,收缩袋,透明袋,彩色印刷袋,纸质复合袋,塑料薄膜袋,可降解包装袋,立式包装袋,防静电包装袋,防潮包装袋,阻隔性包装袋,医用灭菌袋,农产品包装袋,工业产品包装袋,电子产品包装袋,礼品包装袋,快递包装袋

检测方法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GC-MS):用于分析挥发性有机物和溶剂残留。

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测定非挥发性有机物如增塑剂和抗氧化剂。

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法(ICP-MS):检测重金属元素含量。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UV-Vis):分析特定化合物的迁移量。

迁移测试池法:模拟油墨迁移到内容物的过程。

欧盟EU 10/2011标准方法:针对塑料材料及制品中物质的迁移测试。

美国FDA 21 CFR 175.300:评估间接食品添加剂的安全性。

中国GB 31604.8:食品接触材料迁移试验方法。

日本食品卫生法:针对包装材料中油墨迁移的测试要求。

加速迁移测试:通过高温或长时间浸泡加速迁移过程。

实际使用条件测试:模拟产品实际使用环境下的迁移情况。

索氏提取法:用于提取油墨中的可迁移物质。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法(FTIR):分析油墨成分的化学结构。

热脱附-气相色谱法(TD-GC):测定挥发性物质的释放量。

X射线荧光光谱法(XRF):快速筛查重金属元素。

原子吸收光谱法(AAS):定量分析特定金属元素的迁移量。

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高灵敏度检测痕量有机物。

感官评定法:评估迁移对内容物感官特性的影响。

加速老化测试:模拟长期储存条件下的迁移行为。

细胞毒性测试:评估迁移物质的生物相容性。

检测仪器

气相色谱仪,质谱仪,高效液相色谱仪,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紫外分光光度计,原子吸收光谱仪,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X射线荧光光谱仪,热脱附仪,索氏提取器,迁移测试池,pH计,电子天平,恒温恒湿箱,加速老化试验箱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