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构简介
北检(北京)检测技术研究院(简称:北检院),依托科研测试与材料检测重点领域,结合“211工程”和“985工程”建设,面向学校和社会企业开放的仪器共享机构和跨学科检测交叉融合平台。面向企业及科研单位跨学科研究、面向社会公共服务,构建具有装备优势、人才优势和服务优势的综合科研检测服务平台。 了解更多 +
动物领域检测
植物领域检测
矿石检测
油品检测
最新检测
热门检测

包装薄膜臭氧透过度实验

发布时间:2025-07-21 08:25:18 点击数:
在线咨询

信息概要

包装薄膜臭氧透过度实验是评估包装材料对臭氧气体阻隔性能的重要检测项目,主要用于食品、药品、电子元件等产品的包装质量控制。臭氧透过度直接影响产品的保质期和安全性,因此检测其性能对确保包装材料的防护能力至关重要。本检测服务通过专业设备和标准化方法,为客户提供准确、可靠的检测数据,助力企业优化包装设计并满足行业法规要求。

检测项目

臭氧透过率,用于衡量单位时间内臭氧通过薄膜的量;透氧系数,反映材料对臭氧的渗透性;厚度,影响薄膜的阻隔性能;拉伸强度,评估薄膜的机械性能;断裂伸长率,表征薄膜的韧性;热封强度,检测薄膜封口处的牢固性;摩擦系数,评估薄膜表面的光滑度;光泽度,反映薄膜表面的反光性能;雾度,表征薄膜的透明性;水蒸气透过率,检测薄膜的防潮性能;气体透过率,评估薄膜对多种气体的阻隔性;耐穿刺性,测试薄膜的抗穿刺能力;耐撕裂性,评估薄膜的抗撕裂性能;耐冲击性,检测薄膜的抗冲击能力;耐高温性,评估薄膜在高温下的稳定性;耐低温性,测试薄膜在低温下的性能;耐化学性,检测薄膜对化学物质的抵抗能力;耐老化性,评估薄膜在长期使用中的性能变化;表面电阻,表征薄膜的静电性能;透光率,检测薄膜的透光性;紫外线阻隔率,评估薄膜对紫外线的防护能力;抗粘连性,测试薄膜层间的粘连情况;印刷适性,评估薄膜的印刷效果;尺寸稳定性,检测薄膜在环境变化下的尺寸变化;热收缩率,表征薄膜受热后的收缩情况;迁移量,评估薄膜中添加剂向内容物的迁移;重金属含量,检测薄膜中有害重金属的残留;溶剂残留,评估薄膜中溶剂的残留量;微生物限度,检测薄膜的卫生性能;气味,评估薄膜的异味情况;生物降解性,测试薄膜的环保性能。

检测范围

聚乙烯薄膜,聚丙烯薄膜,聚氯乙烯薄膜,聚酯薄膜,聚酰胺薄膜,铝塑复合薄膜,镀铝薄膜,聚偏二氯乙烯薄膜,聚碳酸酯薄膜,聚苯乙烯薄膜,乙烯-醋酸乙烯共聚物薄膜,聚乳酸薄膜,聚羟基烷酸酯薄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萘二甲酸乙二醇酯薄膜,聚醚砜薄膜,聚四氟乙烯薄膜,聚三氟氯乙烯薄膜,聚甲基戊烯薄膜,聚醚醚酮薄膜,聚酰亚胺薄膜,聚苯硫醚薄膜,聚甲醛薄膜,聚氨酯薄膜,聚丁二酸丁二醇酯薄膜,聚己内酯薄膜,聚羟基丁酸酯薄膜,聚羟基戊酸酯薄膜,聚乙交酯薄膜,聚丙交酯薄膜。

检测方法

ASTM D3985,采用库仑法测定臭氧透过率;ISO 15105-1,通过压差法检测气体透过性;GB/T 1038,使用压差法测量薄膜透气性;ASTM F1927,通过色变法评估臭氧透过率;ASTM D1434,采用等压法测定气体渗透性;ISO 2556,使用等压法检测气体透过率;ASTM E96,通过杯式法测定水蒸气透过率;GB/T 21529,采用电解传感器法检测水蒸气透过性;ASTM D882,通过拉伸试验评估薄膜的机械性能;ISO 527-3,使用拉伸法测定薄膜的拉伸强度;ASTM D1003,通过雾度计测量薄膜的雾度和透光率;ASTM D2457,使用光泽度计评估薄膜的光泽度;ASTM D1894,通过摩擦系数仪检测薄膜的摩擦性能;ASTM D1709,使用落镖法评估薄膜的耐冲击性;ASTM D1922,通过埃尔门多夫法测定薄膜的耐撕裂性;ASTM D3420,使用冲击法检测薄膜的耐穿刺性;ASTM F88,通过热封试验评估薄膜的热封强度;ASTM D1204,使用热收缩仪测定薄膜的热收缩率;ASTM D3985,通过电解传感器法检测臭氧透过率;ASTM D3985,使用库仑法测定臭氧透过率。

检测仪器

臭氧透过率测试仪,气体渗透仪,水蒸气透过率测试仪,拉伸试验机,雾度计,光泽度计,摩擦系数仪,落镖冲击试验机,埃尔门多夫撕裂测试仪,穿刺强度测试仪,热封仪,热收缩仪,电解传感器,库仑计,紫外分光光度计。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 北检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