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基丁稀标准参考
发布时间:2025-04-25 03:35:16
点击数:
检测范围
2-甲基丁烯(2-Methylbutene)的检测范围主要包括其在工业生产中的中间体、燃料添加剂、聚合物单体等领域的应用。此外,还涵盖环境监测中对其在大气、水体或土壤中的残留量分析,以及实验室研究中对样品纯度、异构体比例及杂质的鉴定。
检测项目
- 纯度测定:分析2-甲基丁烯的主成分含量。
- 异构体分析:检测1-甲基丁烯、3-甲基丁烯等同分异构体的比例。
- 挥发性有机物(VOCs)含量:评估其在环境介质中的浓度。
- 杂质鉴定:包括水分、其他烃类(如丁烷、戊烯)及硫化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
- 物理性质检测:密度、沸点、蒸气压等参数测定。
- 化学稳定性测试:评估其氧化性、聚合倾向及储存安全性。
检测仪器
- 气相色谱仪(GC):用于分离和定量分析样品中的挥发性成分。
- 质谱仪(MS):与GC联用(GC-MS),鉴定未知化合物及异构体。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适用于非挥发性杂质分析。
- 水分测定仪:如卡尔费休水分仪,检测微量水分含量。
- 红外光谱仪(FTIR):用于官能团鉴定及结构确认。
- 密度计与沸点测定仪:测定物理性质参数。
- 环境VOCs分析仪:用于现场快速检测大气中的2-甲基丁烯浓度。
检测方法
-
气相色谱法(GC-FID)
- 条件:毛细管柱(如HP-5,30 m × 0.32 mm × 0.25 μm),柱温程序升温(初始50℃保持2分钟,以10℃/min升至200℃),载气为高纯氮气(流速1.5 mL/min),检测器为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FID)。
- 定量:外标法或内标法(如正庚烷作内标)。
-
GC-MS联用法
- 质谱参数:离子源温度230℃,电子轰击能量70 eV,扫描范围m/z 30–300。
- 定性分析:通过NIST质谱库比对确认异构体及杂质。
-
卡尔费休水分测定
- 采用库仑法或容量法,依据ASTM E1064标准测定水分含量。
-
红外光谱法(FTIR)
- 样品制备为液膜或使用ATR附件,扫描范围4000–400 cm⁻¹,比对标准谱图确认特征吸收峰(如C=C伸缩振动峰约1650 cm⁻¹)。
-
物理性质测定
- 密度:ASTM D4052标准(数字密度计);沸点:ASTM D1078标准(微量沸点仪)。
-
环境样品分析
- 大气中2-甲基丁烯采用吸附管(Tenax TA)采样,热脱附-GC/MS联用分析,参照ISO 16017-1标准。
-
化学稳定性测试
- 加速氧化实验:在密闭容器中加热至60℃,监测过氧化物生成量(参考ASTM E298标准)。
注:所有检测需符合相关国际或行业标准(如ASTM、ISO、GB/T),并定期进行仪器校准与质控验证。
分享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