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甲基-2丙胺标准参考
发布时间:2025-04-25 01:48:08
点击数:
检测范围
2-甲基-2丙胺(tert-Butylamine)的检测范围涵盖以下领域:
- 工业化学品:包括原料、中间体及成品中的含量分析。
- 环境样本:水体、土壤及空气中2-甲基-2丙胺的残留检测。
- 生物样本:血液、尿液等生物基质中痕量物质的监测。
- 药品与精细化学品:合成工艺中副产物或杂质的控制。
检测项目
- 定性检测:确认样品中是否含有2-甲基-2丙胺。
- 定量分析:测定目标物质在样品中的浓度(如百分比、ppm级等)。
- 物理化学性质:包括沸点、密度、折射率、溶解度等参数验证。
- 杂质分析:检测相关杂质(如仲胺、伯胺类化合物)的含量。
- 稳定性测试:评估高温、光照等条件下化合物的降解行为。
检测仪器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用于定性与定量分析,尤其适用于挥发性检测。
- 高效液相色谱仪(HPLC):针对非挥发性或热不稳定样品的纯度检测。
-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UV-Vis):基于特征吸收波段的定量分析。
-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FTIR):官能团结构确认。
- 核磁共振波谱仪(NMR)(选配):分子结构深度解析。
- 物理性质测试仪器:密度计、熔点仪、pH计等。
检测方法
1. GC-MS法
- 样品前处理:液体样品直接进样;固体样品需溶解于甲醇或乙腈后过滤。
- 色谱条件:DB-5MS色谱柱(30 m × 0.25 mm × 0.25 μm),程序升温(初始50℃保持2分钟,以10℃/min升至250℃)。
- 质谱参数:电子轰击电离(EI,70 eV),扫描范围m/z 30-300,特征离子碎片(如m/z 58、73)。
2. HPLC法
- 流动相:乙腈-水(60:40,含0.1%三氟乙酸),流速1.0 mL/min。
- 检测波长:210 nm(基于氨基的紫外吸收特性)。
- 定量方法:外标法,标准曲线线性范围0.1-100 μg/mL。
3. UV-Vis法
- 标准曲线绘制:配制系列浓度标准溶液,于220 nm处测定吸光度,建立线性回归方程。
- 样品测定:稀释样品至线性范围内,同条件检测并计算浓度。
4. 物理性质检测
- 密度:使用振荡管密度计,25℃条件下测定。
- 沸点:通过微量沸点仪或差示扫描量热法(DSC)测定。
- pH值:样品溶解于去离子水后,采用校准后的pH计直接测量。
5. 杂质分析
- 薄层色谱法(TLC):硅胶G板,展开剂为乙酸乙酯-正己烷(3:7),显色剂为茚三酮溶液。
- GC或HPLC联用:通过保留时间或质谱匹配判定杂质种类及含量。
(注:具体操作需参照相关国家标准或行业规范,如GB/T、ISO或EPA方法。)
分享
北检院部分仪器展示